设为凯发app首页 | 收藏本站

【海绵城市】上海桃浦中央绿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凯发app

分享到:
文章附图

海绵城市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水环境、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绿色生态方法与灰色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充分发挥城市水体、绿地、道路、建筑及设施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净化和缓释等作用,能够平衡城市建设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综合提升、径流污染有效削减、雨水资源高效利用。

桃浦中央绿地位于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板块,场地分为南北两部分,沪嘉高速以南(南区)用地面积为53.26h㎡,以北(北拓区域)用地面积为42.81h㎡,总面积为96.07h㎡,是桃浦打造多元化都市,建设宜居社区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桃浦作为上海西北部工业重镇转型绿色生态发展的缩影。

【海绵城市】上海桃浦中央绿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项目简介


桃浦中央绿地采用行云流水的动态架构,形成山谷意向,以活泼灵动的构图创造出一个优雅独特的绿地,塑造符合桃浦智创城,乃至上海城市发展需求的“新自然”景观。桃浦中央绿地北侧通过植物突出自然森林主题,设计以密植乔木林和野花草本地被为特色,南侧过渡到城市活动区,通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下沉广场将地下活动空间和地面公园自然地衔接起来,将两层空间有机连接并积极互动。通过多维度的整合,使得整个地下空间的生活文化得到活化、重塑和再生,创造出独特的中央绿地生活文化区

【海绵城市】上海桃浦中央绿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中央绿地的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顺应城市景观的主要发展趋势,将园林景观与雨洪技术有机结合。通过连通园内水体、周边水系和排水管网,构建完整的雨洪管理体系。综合考虑旱季补水雨季排涝两种工况,旱季引进周边水体形成动态循环,提升区域水质;雨季启动河湖调蓄模式,可服务周边约350公顷区域雨水排水,保障区域排水防涝安全的同时,形成“智慧城”特色水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海绵技术设施应用

中央绿地通过绿色屋顶、植草沟、生态湿地、下凹绿地、透水铺装、调蓄池等措施来维持开发前原有水文条件,控制雨水径流,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水循环。

景观湖泊

项目景观湖泊可调蓄水面达到27500㎡,另外,在609地块设置地下雨水泵站及调蓄(雨水泵站设计流量19.17m³/s;调蓄池设计规模10000m³),解决地区雨水排水防涝和有效削减初期雨水污染。



【海绵城市】上海桃浦中央绿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屋顶绿化

中央绿地内建筑采取绿色屋顶、垂直绿化等技术,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发挥生态和环境效益。屋面雨水首先经过绿色屋顶,截留部分初期雨水,削减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最终汇入雨水管网。已建中央绿地北三块建筑屋顶绿化面积2300㎡,607、608地块景观工程建筑屋顶绿化面积6488㎡

【海绵城市】上海桃浦中央绿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上海桃浦中央绿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生态植草沟及下凹绿地

通过增加植草沟、下凹绿地等,截流外水、蓄滞内水形成景观功能一体化,起到“截污纳污”的水质保障功能。场地雨水首先通过自流或植草沟流入生物滞留区,滞蓄、消纳部分初期雨水;当雨量超过设计标准时,雨水经溢流口进入雨水管道,汇入末端的景观湿地,经湿地净化后再通过层层跌水进入景观蓄水池,由泵站提升至新开河,形成一套高效的水循环系统。通过渗、滞、蓄、净的作用进一步降低雨水径流量,实现源头削减的最大化。

【海绵城市】上海桃浦中央绿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生态植草沟

透水铺装

公园内一、二级园路、景观步行道路主要采用透水砖以及嵌材料,以人性化、生态化为设计原则,实现“小雨不积水”,保证雨天或绿化养护后的雨水能迅速渗透到地下蓄水池,保持步道干爽,提升居民获得感。已建中央绿地北三块完成透水铺装面积3870㎡,608、607地块透水铺装面积4640㎡

【海绵城市】上海桃浦中央绿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透水铺装


网站地图